「黃耆枸杞紅棗湯」療效驚人
■文/孫安迪(免疫學博士、台大醫院主治醫師)
無論古今中外,人們都非常重視養生保健,希望能夠增強免疫力,防範疾病發生。研究證實,黃耆枸杞紅棗湯具有增強及調節免疫力的功能,每日服用可以達到預防疾病及治療效果,也有助於改善自體免疫疾病或病毒引起的免疫性疾病症狀,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紅棗用量,以免糖分攝取過多。
令人驚嘆的臨床事實
筆者曾讓39名糜爛型口腔扁平苔癬(即口腔癌前期)患者服用「黃耆枸杞紅棗湯」合併免疫調節劑(Levamisole),結果發現療效要優於十一例只接受免疫調節劑者,另有五例糜爛型口腔扁平苔癬患者只接受免疫調節劑治療,分別經過五至四十個月的時間,症狀才獲得緩解,但是分別在四至廿八個月後,又都再次復發,可是再用「黃耆枸杞紅棗湯」合併免疫調節劑治療後,只經過三至十個月時間就得到緩解,療效較佳,顯示中西療法合併治療,效果最好。
補氣補虛補陽又健脾
「黃耆枸杞紅棗湯」的做法為每天用兩碗水,煎熬四錢生黃耆、三錢枸杞及三錢紅棗熬成湯服用。如果想要使毛髮旺盛或頭髮烏黑,可以外加二錢何首烏。如果想要省掉每天熬煮的麻煩,可以一次熬七天份,也就是十四碗水,以小火將廿八錢生黃耆、廿一錢枸杞和廿一錢紅棗熬煮二小時,湯汁當茶飲用,濃淡不拘。
在中醫理論上,「黃耆枸杞紅棗湯」是溫補湯,其中紅棗可以補氣健脾,黃耆可以補氣、補虛,枸杞可以補陽。
現代醫學肯定黃耆功能
從現代醫學來看,黃耆有九種功能:
(1) 黃耆有增強免疫作用,對於免疫複合體導致的組織損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。
(2) 黃耆有抗菌作用,如抗鏈球菌。
(3) 黃耆所含醣類成分,可以促進細胞組織對病毒誘生干擾素,抑制病毒生長。
(4) 黃耆能增加血清中的蛋白含量。
(5) 黃耆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,改善循環及營養狀況,治療慢性潰瘍。
(6) 黃耆可增強細胞的生理代謝作用,使細胞生長旺盛,幫助潰瘍癒合。
(7) 黃耆具有降血壓作用。
(8) 黃耆有強心作用。
(9) 黃耆可提高免疫力。
枸杞紅棗也有不凡療效
枸杞則含有甜菜鹼、胡蘿蔔素、玉米黃素、維生素B1、B2、C、鈣、磷、鐵、亞麻油酸及多種氨基酸,可調節免疫功能,對糖尿病、高血脂症、肝功能異常及胃炎都有其作用。
紅棗有抑制癌細胞增殖作用,並具有保肝、增強肌力、鎮靜、催眠及降壓的功能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黃耆、枸杞、紅棗礦物質含量多
黃耆含有礦物質元素硒、硅、鋅、鈷、銅、鉬等;枸杞含有鈣、磷、鐵、銅、錳、鋰等,存在於果柄及葉中;紅棗中有磷、鉀、鎂、鈣、鐵、錳、鋁等,葉中含碘。
黃耆含有多種成分,其生理活性也是多面的,與所含的礦物質元素密切相關,尤其是微量元素硒的影響更為突出。硒和維生素E的協同作用能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。硒能激活DNA修補酉每,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體產生,排除有害的自由基,降低或拮抗體內某種金屬元素的毒性,促進人體周邊血液中淋巴球產生介白質—Ⅱ,增強機體免疫力。硒還可以抗衰老、抑制腫瘤的發生和發展。
枸杞中的錳是多種酉每的活化劑,與鋅相似。鋰能發揮益智功效,鐵、鋅可健筋骨,錳、鈣還能發揮烏髮作用。
紅棗中的錳除了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外,還是一些酉每的協同轉移因子,能健腦。鐵參與血紅蛋白及肌蛋白的合成和攜氧,鐵形成的細胞色素系統是重要的電子傳遞物質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另一篇轉貼
黃耆紅棗枸杞湯... (歡迎打包,我家筆記本也有)
效用:補血補氣,明目,改善體質,增強免疫力。
材料:黃耆4錢、紅棗3錢、枸杞子3錢。
對象:男女老少皆宜,可每日飲用當開水喝。
作法:1.紅棗切開去子。
2.將材料洗淨後,加水1000㏄,滾後小火再煮20分鐘濾渣即可。
禁忌:1.上火發炎者不宜。
2.感冒者不宜。
※黃耆:含膽鹼、甜菜鹼、氨基酸、蔗糖、葡萄糖醛酸及微量葉酸等。
性味:甘、微溫。
功效:補中益氣、利水消腫。
食療範圍:1.自汗、盜汗、浮腫。
2.內寒勞倦、脾虛泄瀉、脫肛、氣虛。
※紅棗:又名大棗、乾棗、刺棗。
含蛋白質、脂肪、醣類、鈣、磷、鐵及維生素A、B2、C等。
性味:甘、溫。
功效:補脾益胃、益氣生津、調和營養。
食療範圍:1.脾胃虛弱、改善腹瀉。
2.急、慢性肝炎及紫癜等。
3.氣血不和之心律不整。
※枸杞子:又名枸繼子、枸棘子、杞子。
含甜菜鹼、胡籮蔔素、硫胺素、核 黃素、菸酸、抗壞血、亞油酸等。
性味:甘、平。
功效:滋腎補肝、潤肺明目。
食療範圍:1.視力減退。
2.腎虛體弱、腰膝痠軟、遺精。
3.改善糖尿病。
***PS.可以另外加薑片or桂圓or西洋參or菊花,選一種(不加也可以)***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